第六章税收体系第一节税收分类P59一、按课税对象性质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直接税、间接税三、按税收管辖权和支配权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四、其他税收分类方法1.按税收征收形式(收入形态)分:实物税和货币税2.按税收的征收期限和连续性分:经常税和临时税3.按计税依据的形态分:从价税和从量税4.按税率形式特点分:比例税、累进税、定额税5.按税收的侧重点不同分:对人税和对物税★6.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价内税和价外税★7.按课税标准是否具有依附性分:独立税和附加税★8.按课税目的不同分:财政税和调控税第二节税制结构一、税制结构的概念及其分类税制结构,就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总体格局和内部构造。好的税制结构应该由若干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组成,主次分明、层次得当、长短互补、具有一定功能。并且要符合一国的国情。税制结构的种类按照组成的税种的多少可以分为单一税制结构和复合税制结构。复合税制结构又可以根据主体税种的不同再分成若干种类型。(一)单一税制结构和复合税制结构1.单一税制结构整个税收体系只有一个税种。几乎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从财政原则上看:不能取得充足的财政收入。从公平原则上看:征收不普遍,不符合支付能力原则。从效率原则上看:征收便利,征税费用低。单一税制结构并不是一个好的税制结构。2.复合税制结构多种税同时存在且主次有序,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税收体系。与单一的税制结构相比,复合税制更合理。(二)复合税制结构的类型复合税制结构以作为主体税的税种的类型作为分类标准。税种的类型: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复合税制就是由以上全部或部分税种组成的,以其中一个或多个税种作为主体税种,其他为辅助税种。不是所有的税种都可以成为复合税制种的主体税种。理论上可以充当主体税种的有六个:个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增值税、全值流转税、关税、财产税。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单一主体的复合税制6种类型,双主体的复合税制有15种类型,三主体的复合税制有20种类型。二、税制结构模式P60(一)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1.以一般商品税为主体(1)以全值流转税为主体(2)以增值税为主体2.以选择性商品税为主体(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三)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一)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1.以一般商品税为主体一般商品税:对全部商品和劳务,在产制、批发、零售及劳务等各个环节实行普遍征税。进一步分为全值流转税和增值税。★(1)以全值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全值流转税就是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全值作为征收对象,不进行费用扣除或购进扣除。缺点:●效率方面:阻碍专业化分工协作。导致生产的低效率。●公平方面:用毛收入来衡量企业的纳税能力,不符合税收负担公平原则。优点:●从财政收入的角度考虑,全值流转税是完全符合要求的,多环节,税基宽,税收收入很高。综上,全值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只适合于财政型治税模式。而不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2)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增值税与全值流转税相对应,是以商品或劳务流转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效率方面优点:税负与流通环节的多少无关,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缺点:增值税的征收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建立统一发票制度、计算机网络以及跟踪审计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公平方面从经济单位的角度看:增值税基本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增值税是对商品征税,消费者买商品,就要负担增值税,不论贫富,只要消费数量、价值相等,就征收同样的税,这种对贫富不加区分的税是不能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的。●财政收入方面增值税不如全值流转税的税收收入多。但从整体税负上看,增值税是对商品或者劳务的最终销售额课征的。税基基本上还是比较充足的。而且还可以随着经济发展,商品极大丰富,最终销售额的总和增加,增值税也会随之增加。综上,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和财政收入目标,是以个比较好的税制结构。但是由于其经济效率突出,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适合于效率优先的治税模式。2.以选择性商品税为主体选择性商品税是指单环节选择征收的流转税。一般都是对全值征收。特点:个别征收、收入较少、特定调节。以选择性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比较少有,因为调解的范围过小。★(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所得税,即对纯收入,也就是对纳税人毛收入扣除各项成本费用后的余额课征的一种税。●税收效率1.征税对象是纯收入,不触及纳税人的营业资本和财产,不影响社会再生产。2.便于对通过对税率调整、减免税、税收优惠等等,灵活调节纳税人的实际收入,对消费、储蓄和投资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配合国家的税收政策。但是所得税计算复杂,管理难,征税成本是所有税种当中最高的。而且所得税税率过高时存在着影响纳税人劳动积极性和投资者投资热情的危险。●公平方面所得是得到世界公认的,衡量纳税能力的最佳标准。用累进税率对所得额进行征税最能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财政收入所得税的税源也很稳定和充足,只要有经济效益就有税源。同时也有弹性。综上,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可以符合财政原则,但是在公平和效率上存在矛盾,多档次高边际税率的所得税公平效果好,但是可能损害经济效率,累进档次少的不会影响经济效率但是公平的程度会降低。如果做到二者兼顾,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是很理想的税制结构。小结:全值流转税对效率的破坏比较明显,但是聚财功能是最强的。增值税的效率功能明显。所得税的公平作用最强。但是从综合的来看,还是后两者的总的效果比较好。每个国家是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的程度以及最重要的是对政府的税收需要起到的作用的定位,作出选择。(三)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指在整个税制体系中,流转税和所得税占有相近的比重,在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方面共同起主导作用。二、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一)经济因素(二)政策因素(三)管理因素★(四)文化因素(一)经济因素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总体格局★表1各类税收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税收类别国家类别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流转税财产税等其他税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国内货物和劳务税国际交易和贸易税低收入国家26.673.7635.6230.733.22中下等收入国家26.579.7143.5616.983.18中上等收入国家27.2721.337.6110.253.59高收入国家38.0024.0832.681.154.081.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随人均GDP的提高而上升2.流转税(包括国内货物和劳务税、国际贸易和交易税)总的来说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随人均GDP的提高而下降。但是国内流转税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家里都占有重要地位,差别在于国际贸易和交易税,主要是指关税,低收入国家对于关税的依赖性很强。3.从税制结构的角度来看:高收入国家明显的表现为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低收入国家表现为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中间水平的国家则呈现所得税和流转税势均力敌的局面,都是双主体结构。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属于流转税为第一主体,所得税为第二主体的税制结构,中上等收入国家则是标准的双主体,百分比几乎相同。(二)政策因素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更符合“效率”的政策目标。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有利于防止过分严重的贫富分化,更符合“公平”的政策目标,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也有更大的调节作用。(三)管理因素流转税征收管理简单,容易推行。所得税征收管理复杂,能否成为主体税种受到管理水平的限制。★(四)文化因素西方: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作为人生的目的而不是手段。着眼长远,讲究诚信。中国:视赚钱为谋生的手段,所以就会具有短期性的特点。西方:重利不重义,重理不重情。中国:讲人情。当人情成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甚至于它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超越了法律和物质交换关系时,规则的执行往往由于人情出现偏差。三、我国税制结构模式的选择(一)主体税选择中国的税制结构(2013年)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从未来发展方向看,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双主体更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是我国税制结构模式发展的必然进程。P64合计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国内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110497.328802.917217.28230.32630.322415.86531.4100%26.07%15.58%7.45%2.38%20.28%5.91%流转税(不含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所得税其他51.48%26.19%22.33%目前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缺陷:(1)就税制总体而言,流转税比重偏大,所得税比重过小。(2)就流转税内部结构而言,营业税比重过大,消费税比重过小。(3)就所得税内部结构而言,个人所得税比重过小,社会保障税缺失。(二)税种合理配置流转税内部:增值税(为主)和消费税(为辅)配合,营业税作为过渡所得税内部:以企业所得税为主,逐渐向个人所得税倾斜辅助税种:形成税种相对较少,征收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合理的辅助税内部结构模式第三节税收体系P65一、建立统一的税收体系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调整三、转轨时期的税制改革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一、建立统一的税收体系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税收的主要特点是新旧税并存,人民的税收负担及其沉重、导致生产凋敝、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统一的税收体系,中央税地方税一共14个,还强调公平纳税。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调整1951、1953、1973都进行过税收改革,改革的主要原则是简化税制,在这之后税制结构趋向简单。这一时期税收政策上体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有别,对个体经营用高税率进行限制;公有制内部全民与集体有别,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纳税上差别较大。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税制改革(一)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1983年对国有企业开始“利改税”的改革。从税收的角度看,这一时期较大的税收变化是:1.对国有企业征收所得税2.随着外资的引入,初步建立了涉外税收制度。3.引进增值税。这一时期的改革也存在问题:1.按不同经济成分设置不同的企业所得税。2.增值税和产品税、营业税并行征收,导致计税复杂、征收困难。3.辅助税种种类繁多,增加征税成本,另外设置上缺乏总体布局和相互衔接,损害税制结构的整体效率。4.涉外企业分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国企业,这两种企业适用两套不同的税种。(二)20世纪90年代税制改革1.规范税和利,形成税收利润分渠分流。2.内资企业不分经济成分,统一实行33%的企业所得税。3.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缩小营业税的范围,避免并行征收,对某些商品有选择的征收消费税。4.对涉外企业设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5.合并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以及适用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三)新时期税制改革及未来改革趋势见第十九章专题练习:1.选择:以下对于以多环节全值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评价正确的是()A.阻碍专业分工协作,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B.以毛收入作为衡量纳税人纳税能力的尺度,不符合量能负担原则C.能够取得充足、稳定的财政收入D.只适合财政优先的治税模式,不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2.选择: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一般实行以()的税制结构。A.流转税为主体B.行为税主体C.所得税为主体D.财产税为主体3.选择:以下关于我国税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B.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C.考虑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实际,我国应该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D.在所得税内部,我国应该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比重本章要点1.理解税收的分类2.了解单一税制结构的评价★3.掌握以多环节全值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评价★4.掌握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评价★5.掌握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评价★6.理解影响一国税制结构的因素7
本文标题:第六章-税收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8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