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基督教(公元1世纪)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分为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派别。中世纪的时候,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东正教主要分布在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部,新教则是改革以后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新派别。16世纪的西欧,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成长,天主教腐朽的神权统治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德意志的马丁.路德,瑞士的加尔文,英国的亨利八世相继进行宗教改革,最终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封建大一统神权统治,建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督教新教派,有力推动了西欧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在欧洲由中世纪进入近代社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及影响;知道欧洲中世纪的“异端”运动;了解14-16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发展概况。发展要求: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说明:教学时可联系必修2专题五、必修3专题六的相关内容。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发展演变:(1)产生:公元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2)定国教: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3)分裂: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4)神权统治的确立: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基督教(诞生于AD1C的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11C第一次分裂16C第二次分裂_____教(以罗马为中心)天主____教(中心:君士坦丁堡)东正_____教天主____教新_____教东正①______教(宗)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路德加尔文英国国4C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圣安布鲁斯的名言“皇帝是教会的一员而非教会的主人”,成为教会跟世俗政权争夺权力的重要依据。到12至13世纪之交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任教皇时,教会权势达到顶峰,……宗教的和世俗的权力都属于教皇,君主的世俗权力只有在教皇的命令下才能行使。教皇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只有在14—15世纪以后,以教皇为首的教会势力才越来越无法同日益强盛的王权相抗衡。——许序雅《世界文明简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激化矛盾,阻碍进步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3世纪初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问题1(结合课本思考):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原因与表现有哪些?关于“中世纪”的概念:中世纪: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这一名词主要适用于欧洲。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1)内部改革: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2)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3)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4)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等等。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原因:3、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1)经济:天主教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通过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原因:兜售赎罪券第一幅图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原罪救赎原罪----(Original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3、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2)政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典型例证是“卡诺莎之辱”。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第二幅图“卡诺莎之辱”3、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3)思想文化:垄断学校教育,掌握《圣经》解释权,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创作的众多圣母形象之一第三幅图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墓最先烟消云散。——〔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3、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4)社会生活: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教堂星罗棋布,人人信教,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第四幅图中世纪教士布道、举行弥撒和圣餐礼时的情景3、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1)经济:天主教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通过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2)政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典型例证是“卡诺莎之辱”。(3)思想文化:垄断学校教育,掌握《圣经》解释权,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4)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主教的俱乐部油画19世纪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愚人船布罗尼穆斯博斯油画荷兰1470年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教皇出巡红衣主教大主教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罗马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信徒上帝结合上述材料思考:1、从以上材料,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天主教会的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贪婪敲诈、教阶森严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2、天主教的这种状况和宗教改革又有什么关系呢?“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摘自《西方宗教史》二、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1、原因:市民阶层(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专断,开始反封建斗争2、形式:宗教“异端”“异端”的概念:古代中世纪时,西欧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3、表现:3、表现:(1)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主张:P64(2)14-15C,欧洲的“异端”运动更加高涨:①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约翰·威克里夫是英国牛津大学神学教授,首次把《圣经》由拉丁文完整地译成英文,撰文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他提出了激进的教会改革主张。主张:P64②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学教授,将《圣经》从拉丁文译为捷克文,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主张:P64①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②当时资本主义还很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在反封建斗争中,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③天主教会日益堕落、反动。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3: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金榜P38(1)对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3)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5.影响:二、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宗教“异端”1.原因:市民阶层(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专断,开始反封建斗争2.形式:3.事件:4.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必然反映。”1.从天主教统治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角度去探究;2.从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角度去探究改革的必然。方法:探究主题: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必然性)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4~16世纪):1、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②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2)时间:14~16世纪(3)地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欧其他的一些城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旧的上层建筑天主教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把从事商业活动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的行为,严重阻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1)原因:①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分享政治权利和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2)表现: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德国虽然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一些大的诸侯国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1)原因:(2)表现:(3)影响: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3、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1)内容:文艺复兴思想家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2)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会统治形成巨大冲击。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济)2.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政治)3.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思想)→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天主教会受到挑战→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天主教会统治形成巨大冲击→形成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问题2: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14~16C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需要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作支撑(15、16C英、法、西班牙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14-16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问题2: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小结: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背景)(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3)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观念的产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4)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5)直接因素: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宗教改革运动(6)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阻碍其发展。【合作探究】我们能否从新旧文明的冲突和欧洲近代化的角度来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然呢?(1)文明角度:欧洲天主教的腐朽统治,激化社会矛盾,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近代化角度:欧洲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