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存在的问题:1)缺乏宏观考虑学生过于重视建筑的自身创作,缺乏多维的思考方式。由于缺乏对城市的总体认识,对项目所在的城市肌理漠不关心,忽视项目的时代和人文背景、交通区位等;不能从城市的结构、形态、历史文脉、周边区域协调性等角度出发进行宏观考虑,不能正确地定位项目在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建筑设计重心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功能、造型、材质和色彩等,而这些设计元素的构思只是单纯的从建筑风格、具象象征或者审美角度确定,将建筑定位在一个简单的三维空间上,设计较为盲目和随意。因此,作品表现出构思简单而没有精神内涵、理念陈旧而没有创新性或者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与城市特性不协调等问题,有损城市整体风貌。2)缺乏对社会的关注学生更喜欢拿着书本闭门造车,注重技能型训练胜过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社会时事的变迁缺乏了解,不能敏锐的观察到社会矛盾的根源,更不知道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化解社会矛盾,做出来的设计因此变成了纸上谈兵。诚然,信息化的社会,书本和网上都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但资料的收集并不能替代亲身感受,而且书本、网评也多出自个人的言论,缺乏公正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照片的拍摄多限于建筑节点,对建筑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质感、形成背景却不得而知,所以对信息的理解也只能是片面的。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等前沿理论也仅限于了解阶段,却鲜有深层探究和运用,使得学习对于服务社会的意义大大削弱了。3)过于注重形式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入校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绘画技巧相对较弱。但基于此而过度的强调绘画技巧而忽视对建筑本身的学习与研究,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把学习绘画凌驾于学习建筑上的错误认识;高年级的学生则更多在建筑形式的各种变化中自得其乐,更注重设计作品独特性,缺乏对建筑建造可行性和适应性的关注。这种忽视需要,单纯追求形式的超越型做法使得设计中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设计成果变得华而不实。可想而知,这种缺乏依据而玩弄形式的本末倒置的学习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工作方法,使得地面上将到处充斥着这种缺乏适应性的建筑,是对城市建筑的破坏。4)缺乏对知识的统筹及运用能力由于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繁荣使学生面对广博、多元的信息知识,需要用冷静的头脑,慎重的选择和学习。不乏很多学生追随建筑大师的足迹寻求特定的建筑风格,但碎片化的知识基础只能让学生根据建筑的表象照猫画虎,而没有学到建筑的本质。只有将这些信息经过筛选,变成有条理、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才有助于学生提高学识能力。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1)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建筑学延续了维多利亚时代自上而下的学习方式,专精本行但是对于一般的教育内容却不太足够,缺乏贯通和思考。由于社会对专家的理性化塑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专家已经抢占了通才的位置,成为唯一被社会认可的方式,这样的社会主流导致了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价值观偏离。伴随着科目门类越分越细,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越走越精,关注更多的是纯技术或偏僻的知识,专业外的知识认为是不值得追求的,使得上学越久,学到的范围越窄。而实际上设计即为整理世界万物的艺术,所需的知识也是相通的,如果只把专门教育读得很专精单一,就变成见木不见林;好像在隧道里面开车,只看到前面一点,左右则是漆黑茫然。每一个人都专精而孤单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行中,然而却不了解别人,无法与人沟通。正如杰斐逊所说“假如一个国家是文明国家,但同时又是无知而自由的,那么她不会继承什么,也不会创建什么”,所以“专门”科目只有加上“通识”科目,才能形成“专业”。就建筑学而言,如果没有美学的素养,则所盖的建筑物欠缺美感;不懂环境生态学,则可能在设计和施工时,破坏了建筑物附近四周的自然生态;如果没有力学常识,所设计的建筑可能无法实施。因此,只有专门教育加上通识教育,才能培养专业的建筑设计师。2)重艺术而轻设计目前在建筑学的思想上,仍然把美术作为建筑设计的基础,重建筑的艺术性,轻建筑的科学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重画面而轻设计,重视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基本理论的教学。形式只是设计的表相特征,适应性才使设计的根本;技能只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这种片面的教学方式将使得学院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轨,而且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由于一直延续了师带徒的手工业方式,一对一的给学生改图,交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处理手法,针对性的解决设计问题,却忽视了系统的理论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3)重单独课程而轻衔接尽管每门课程设置都较为完善,但由于辅助课程与核心课程没有形成交叉,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缺乏对辅助课程的关注而形成较多的知识空白点,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扰和挫折。例如在对特殊类型场地的处理上,面对山地、湿地、滨水等地形环境,学生往往一筹莫展不知如何开始,或者完全忽视当作平地设计;学生对道路交通知识的欠缺造成设计当中出现车行道没有衔接、道路宽度不足、转弯半径不够、基地出入口与交叉口距离过近等问题,这需要理论课给予设计课程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措施:1)知识体系的整合建筑学作为一级学科,随着技术进步和学科研究发展,其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不断创新,很多原有的小科目都发展壮大,甚至成为新兴的独立二级学科门类,比如城市设计等科目。学科知识不断的被细化,再分,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专业教材的编撰,也都把所讲述的内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来研究,多数自成体系,而且越来越丰富完整。但是,这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细化再分的趋势使得学科知识的整合成为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接触建筑学学科时间有限的本科学生。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以课本为依托,讲授科目所规范的内容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其他科目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的“鸟巢”。通过多向度而不是单向度的联络,使某知识点被定位,并掌握牢固,最终融入整个知识体系并发挥作用。建筑学与艺术,与土木工程,与生态学,与材料科学,与心理学,甚至与管理学等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如此多的联系,每一种联系,都蕴藏着学科交融和学科综合所产生的新创造新发展的机会。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校内教学资源、学术网络资源、个人关系网络等等媒介多接触,多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避免为学建筑而只学建筑的误区,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储备,才能真正让自己的设计富有创造力。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包括基础类通识教育和专业类通识教育,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将基础类通识教育课程在大一、大二开设,而有些科目则要在大三甚至大四才适合开授。学生有了通识的基础知识,甚至也有了专门科目的基础知识,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后,到大三、大四的时候,诸如“后现代的科学哲学”等课程才适合修读,使得通识教育有了进阶性和延续性。专业类通识教育如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绿色建筑等的设置能够将城市建筑学、环境建筑学等多维的观念渗透逐步加强,改变传统单体建筑观的设计教学内容。专业的辅助课程如美术教育、建筑史学、技术教育、原理教育等与主干设计课程同时进行,却各自为政,形成了没有交集的并行线。应形成以建筑设计为核心,除了进行原理的讲授外,应围绕设计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模式。例如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纯粹的绘画联系,而在于建筑的视觉设计引导,达到绘画练习与设计创作并重;史论的教学重点不是历史理论的陈述,而在于对现实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应用。这种新的构架是鼓励连接,而非隔离的,是相互支撑的环,而不是相互断绝的点。3)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师带徒”、“一言堂”的设计教学方法,实行关门教学与开门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从单纯依赖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转向教师讲授、学生自讲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形成师生良性互动;从依赖课本,转向现实案例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学生送出去,把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请进来;在调查的组织上,通过建立兴趣小组,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校课堂进一步延伸至社会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研究组——第二课堂,课程设计题尽量选用竞赛、招标或生产的实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行动,让学生们真切地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了解到自身学到的知识与他们应该学到的知识之间的差距,进而使学生学会思考个人价值以及作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从单纯技能的培养转向重视综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实行集体讨论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使很多问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得以解决,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加深印象、消化吸收并自觉运用。个人设计和合作设计相结合,培养集体精神,适应现代设计交流的需要。4)明确的培养方向以教学基本要求和现代建筑创作理论和技术的需要为红线,根据特定的知识点或环境确定设计选题,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而非简单的根据建筑单体类型制定设计目标。比如,①根据特定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②借鉴某一理论或某一名家思想进行创作;③特定的某一环境下,根据某种特殊的问题进行创作,如新老建筑关系的处理,厂房改造,标志性建筑设计,山地建筑设计等;④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进行创造,如一定结构框架内进行创作,大跨度建筑的创作,节能要求的建筑设计,特定材料的运用设计等;⑤运用几何构图进行建筑创作;⑥出于对社会问题关注的建筑创作等。5)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注入文化观、地域观、能源观、历史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触及更广的范围,以全局的眼光融入社会,运用多维的思维方式,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设计任务。心智逐渐走向灵活,走向多远认知,走向合作与创新,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问题的应对乃至公共政策的讨论中来。
本文标题:建筑学教学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3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