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教学教案(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0《使至塞上》教学教案(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使至塞上》教学教案(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布置作业1必做题:1、背诵这首诗。2、收集三句以上写有关大漠的诗词《使至塞上》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好文供参考!2/10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2、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二、简介背景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提问)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好文供参考!3/10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三、课文赏析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好文供参考!4/10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4、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提供参考: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四、画诗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好文供参考!5/10五、写诗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六、布置作业必做题:1、背诵这首诗。2、收集三句以上写有关大漠的诗词。选做题:把这首诗改写1篇散文。简介背景3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提问)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好文供参考!6/10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教学过程:4一、导入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2、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使至塞上》优秀教案5一、教学思路:本次跟随初中语文唐炯武名师工作室,到福鼎十中进行教学研讨,并且上一节有关初三诗歌教学的研讨课,旨在就授课与中考复习的联系进行研讨。现将本人教学好文供参考!7/10思路设计如下: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一块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应工作室本节授课要有效帮助学生新旧知识衔接之要求,因此课堂导入设计时安排学生回忆学过诗句,并要求板书,旨在发现错别字加以引导、纠正。2、诗歌重在诵读,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背。因此运用课堂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二、教学目标:1、诵读并背诵两首诗。2、借新诗讲授,掌握学过的相关诗句,并整理归纳。3、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4、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三、教学重点: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好文供参考!8/10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四、教学难点:1、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方法:诵读师生对话六、教学流程: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以学生回忆学过的诗句中有关“山”“水”等诗句,背诵并板书。教师引导,纠正。2、讲授《使至塞上》①全班齐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导:读完全诗,你知道这首诗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②教师范读课文,品读诗歌师导: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③学生再读课文,研读诗歌师导:在诗中,从哪些地方体现作者抒发的情感?(师生文本对话,穿插介绍诗歌写作背景,重点讲析名句,引导学生领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好文供参考!9/10妙处)④课堂延伸,新旧衔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句子是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⑤小结:诗人虽是奉使慰劳战胜之军,却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在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气一股浓烟,既孤单又格外醒目。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也杳无尽头,只有那圆圆的落日让人亲切与温暖。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逐渐摆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过渡:我想在唐朝的诗人中决不仅仅只有王维有爱国之情,还有那生在战火纷飞的晚唐时期的杜牧也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借学生点评之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穿插介绍好文供参考!10/10诗歌写作背景;课堂延伸,新旧衔接学过的诗歌中还有哪些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诗句?(学生讨论后小组作答)3、课堂总结: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诗歌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今人的面前,至今仍能让世人传唱,吟咏。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