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原理与实务主讲:段老师2014年9月•劳动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是置身于现实生活的法律。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趋于频繁,劳动关系复杂多样,因离职、补偿、工伤等引起的劳动争议日益增多。•本课程拟介绍劳动法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法相关知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期学以致用,在求职、就业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讲义目录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二章劳动法产生与发展第三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第四章劳动法律关系第五章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第六章促进就业制度第七章劳动合同•第八章集体合同第九章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第十章工资制度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第十二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十三章社会保险制度第十四章劳动争议处理第十五章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第十六章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第一章:劳动法概述一、劳动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二、劳动法的理论基础三、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四、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一、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的劳动法:《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多层次的劳动规范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一)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基本社会关系1、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过程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过程。自我使用劳动力的劳动供他人使用劳动力的劳动:有偿无偿劳动法中的劳动,是劳动者为谋生而将其劳动力有偿地提供给他人使用的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帮工?义务帮工受伤2、劳动关系的定义、特征定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关系。特征:1、主体特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2、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核心、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成果的买卖?)3、兼具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属性;4、兼有平等性、从属性。3、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劳动法》第2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劳动合同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4、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劳务关系,是指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依据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关于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实践中正确区分劳动关系的劳务关系,对于正确认识案件性质和适用法律,对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劳动关系是是劳动者与有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关系。雇佣关系,是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为他人提供劳务,他方给付报酬的社会关系。两者均以当事人之间相对立的意思的合意而成立;两者均以劳动的给付为目的,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用工主体对劳动者的支配权。案例分析(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1、定义即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及其前后为实现劳动关系而发生的社会关系。•2、类型•劳动行政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团体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第二节、劳动法的理论基础•人本理论第三节、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地位:独立的法律部门•作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合理组织社会劳动•规范劳动力市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第四节、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一、劳动法的渊源规范性文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经批准的国际法律文件准规范性文件:劳动政策劳动标准抽象劳动行政行为工会规章规范性劳动法规解释二、劳动法的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法劳动基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关系协调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职工民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基准法:工时法工资法劳动保护法劳动监督法劳动保障法:劳动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职工福利法•思考题1思考题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2、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征。3、试对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劳动法产生二、外国劳动法的历史沿革三、我国劳动法的历史沿革一、劳动法产生的条件劳动法产生的经济前提:工业革命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货币资本劳动法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壮大及斗争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劳动法产生的理论基础:人权理论的兴起:职业自由、反对强迫劳动。劳动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权理论的落实。二、外国劳动法的历史沿革1、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2、自由竞争时期的“工厂立法”3、20世纪垄断阶段的劳动法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为加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颁布一系列“劳工法规”:以国家强制手段强迫失地农民到资本家工厂做工,规定最低工时和最高工资自由竞争时期的“工厂立法”工人斗争,人权理论,1802年《学徒健康和道德法》视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是工人阶级升级斗争的结果,也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20世纪垄断阶段的劳动法•劳动法的内容和范围较前更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大:•内容包括了劳动关系的所有方面•范围涉及所有经济部门三、我国劳动法的历史沿革建国前:1、工人阶级争取劳动立法的斗争2、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1923年《暂行工厂规则》的颁布3、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建国后:1、(1949--1978)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劳动立法前期阶段2、(1978--1994)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劳动法》颁布前:劳动立法的恢复、发展时期思考题1、劳动法产生的原因。2、如何看待我国劳动立法的现状。
本文标题:劳动法讲义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