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师:吴文辉涟源市伏口镇漆树中学2一、教材分析《汽化和液化》是人教版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汽化与液化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汽化与液化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二、学情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沸腾和蒸发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了解沸腾的特点和蒸发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学生还是比较不熟练,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在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多动手设计小实验、多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3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3)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过程中吸热(蒸发可以致冷)。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2)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可以感觉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相关,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交流,能够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的过程是吸热的。(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难点(1)理解沸点的概念。(2)通过与实际相结合,理解影响沸点的因素。4五、教学准备塑料袋、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石棉网、烧杯、温度计、中心有孔的玻璃板、水、秒表、注射器、橡皮塞。六、教法与学法针对以上的教学重难点,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及编写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本课时主要采用了以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与之对应的学法有实验观察、合作交流和结合生活的方法。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蒸发过程吸热以及水沸腾的特点,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七、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学生演示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走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学生交流讨论: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究竟为什么失而复得?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设计意图】该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橡皮筋扎紧。归纳总结:引出汽化和液化的定义。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5液化和汽化现象。(二)推进新课1)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归纳小结:物理学把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沸腾。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学生讨论,猜想和假设根据学生讨论情况提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重点观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设计意图】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观察更有针对性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实验需要确定实验器材小组试验和收集数据【说明】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意图】学生在这个过程学会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6绘制“温度-时间”坐标图;利用展板展示学生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说明】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教师要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鼓励。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可能实验时使用的温度计存在问题,或者本地气压不是一标准大气压。交流、讨论: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么现象?水中的气泡是从哪儿来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变化吗?曲线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哪一段表示水沸腾时的过程?温度怎样变化?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像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2)蒸发情境创设:1、盛夏酷暑,奇热难熬,防暑降温,全靠风扇。思考问题:人吹电风扇时,为何会感到凉快?2、农民们经常到阳光明媚的日子把粮食放在通风处摊开来晒,为什么?3、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一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多媒体出示答案归纳小结:蒸发的定义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生交流讨论:比较蒸发和沸腾两种现象,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多媒体展示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液化出示图片:河面上的白雾、叶子的露珠7提出问题:它们是怎么来的?播放视频:水蒸气的液化实验归纳总结(五)小结1、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2、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有致冷作用;4、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5、液化有两种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六)优化训练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以及优化训练八、板书设计§4.3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积、温度、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②蒸发吸热(蒸发制冷)(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二、液化液化的概念: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