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幸福(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幸福边志学重新理解教育重新发现教师重新认识学校一、教师专业化教师: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专业技术人员。1994年1月1日《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定义,“教师是从事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是“专业人员”,并不是说教师已达到专业人员的水平,国家将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看成是专业人员,是教师应向专业人员方面努力。数量大体上满足低水平的要求素质上还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教师:专业道德:我国教师有优势专业知识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专业组织我国教师专业水平与发达国家教师专业水平差距大教师专业化:化:《辞海》中解释:“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和状态如:绿化、电气化、大众化。”这里包含了过程、涵义,又包含了性质涵义。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为“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中的“专业”不是把所教的“学科专业”叫专业,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一)专业道德:教师专业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是这个专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实践后于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首先是项道德活动。正如古德森所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教育概念首先是个道德概念!教师的敬业、有责任心、热情、和蔼、诚实、谦逊、守信、公正等人格和道德品质可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专业伦理: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专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专业伦理是和人们的专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是道德要求在专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是专业劳动特点所决定的特定道德要求。一种必要而可行的专业伦理规范,是一种专业生存下去的保证,师德要高于公德。教师的义务义务是伦理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教师在自己的生活领域既要对社会、对他人承担一定的一般道德义务,也要承担起教师的职业角色所要承担的职业道德义务。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落实或践行教育公正与教育仁慈。教师的师德97年8月7日修订通过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①依法执教②爱岗敬业③热爱学生④严谨治学⑤团结协作⑥尊重家长⑦廉洁从教⑧为人师表教师对自己道德和业务的践行在现实中存在着积极与消极,这决定于教师对职业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同时也决定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四块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二)专业知能1、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首先应精通自己所教学科。2、条件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对本体知识传递起理论支持作用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缺乏的,也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保障。这部分知识主要有三块: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评价学生的知识。3、实践性知识: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育经验的积累,能对本体知识的传播起实践指导作用。明言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默会知识(怎么想、怎么做)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存于个人经验(个体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①教育实践智慧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M.Polany:“缄默的知识”(1956),实践技能很难诉诸文字,科学智慧根源于默会的力量。OECD(1996)重点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特别重要意义。知识的冰山模型(J.Brown,2000)专业引领必须选择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重新理解教师专业学习的概念明言知识明言知识默会知识默会知识③内化④外显①言传②意会①言传:书本知识,听讲为主②意会:实践经验,在做中学③内化:明确知识的融会贯通④外显:默会知识逐步清晰化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实践知识的五个特点它是依存于有限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比起理论知识来缺乏严密性和普遍性,但它是一种鲜活的知识、功能灵活的知识。它是作为一种“案例知识”而积累并传承的。它是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多学科知识。它是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发挥作用的(默会知识)。它是一种拥有个性性格的“个性知识”。4、文化知识:教师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而博采众长,所以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专家教师经验教师职初教师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顾泠沅,2001)●教师职业生涯有走向成熟与追求卓越的两次跨越●案例成为联结教师成长各阶段的纽带职初教师走向成熟1999—2000,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彭恩霖等,在全球范围开展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多国案例研究(中国上海、法国、日本、纽西兰、瑞士)。结果表明:内容涉及学科教学、教学管理、职业责任与道德的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教师成长有关键性的意义。上海案例进一步说明:①新教师从导师那里学做人、学处事,受益匪浅,与导师共同工作,使他们加速了经验学习的进程。②融入公开性的交流及对教学的审视,让新教师获得公众评论其教学优缺点的机会,使他们从教学的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是新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经验教师追求卓越(名师之路)2000—2001,香港大学徐碧美教授,采用对教师工作、生活的人种志案例研究的方法,结果发现,别人提出的“卓越”理论,尽管把握了专家教师的静态特征,但并未把握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差异(动态形成过程)与特征:①组织结构良好的基础知识以及思考和反思的知识技能特征;②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知识发展特征;③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找岔子”)和积极回应挑战(“挑担子”)的行为特征。徐碧美的研究以教师课堂教学为对象,倡导了一种从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专家(名师)知能的研究风格。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框架(1)李∙舒尔曼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1.学科知识2.一般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5.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6.教育情境知识7.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通过实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名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3)P.L.格罗斯曼将学科教学知识(PCK)解析为四部分①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②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③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④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教师知识基础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明晰化之后,利用PCK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渐渐被开掘,这大大厘清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以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向度。(2)学科教学知识(PCK)成为教师教育的重点早期强调教学内容知识晚近关注一般教育学方法的有效性(课程、作业、成绩评价等)现在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同为关键专业技能(1)学科教学技能●学习课程理念和标准●熟悉掌握教材●了解学生认知准备●课堂教学(接受取向的解释性学习与活动取向的探究性学习)(2)班集体管理技能●班集体活动中处理个别学生学习问题●创造性采用组织策略●预防学生发生问题行为●教学监控(计划、安排、评价、反馈、调节)(3)教学研究技能●科学取向的研究(调查与统计分析、教学实验研究等)●人本取向的研究(行动、课例、田野、个案、叙事、传记、人种志研究等)(4)教学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互化的技能●任务分析与过程分析(课堂观察、录像带分析、深度会谈等)●有主题的情境对话(讲故事、聊天、讨论等)●认知师徒制(榜样、点评、要素分析等)●成长记录袋(反思日记等)(5)人际交流技能如倾听、交流、沟通、合作等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其二、组织管理能力其三、教育研究能力(三)专业训练:衡量专业的第三个重要指标,就是专业训练。杜威指出:当教师教育被视为一种专业领域时,就必须把它看成是一种一生的专业发展形式,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训练有着同样重要的共同特征。1953年,国际教育大会反复强调:“教师的健康、智力和性格应符合所需标准,而且他们还应接受良好的普通教育令人满意的专业培训,全世界所有儿童有权接受这样教师的教育。”(四)专业发展《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指出:“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应有继续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进展。”专业发展的阶梯: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在职教育美国:初任教师、资深教师、优秀教师(五)专业自主: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利,是学术自由和教师专业的一部分,也是教师专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工作专业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管理、学生评价,这里有教师很大的自主权力,学校管理层次越低,教师享有自主权就越小,教师专业自主性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即教师专业自主性与其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与其专业成长密不可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教师在哪些方面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享有专业自主权,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控制方式的开放程度。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其他专业职业所特有的“职业自治权”,所拥有的专业自主权有限,主要因为“教育是一种并入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之中的公共功能。教师不可能避开国家对教育系统所负责和所实施的控制。”教师是受社会的委托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教师在任教时即具备双重角色,是附属于科层体制下的一分子,也是具有独自性的一个专业人员,教师若居于前一角色,则必须尊重科层体制的权威结构,接受行政的领导和干涉;若居后一角色,基于专业理念与维持专业水准的考虑,则会反对过渡的行政控制。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权力: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报酬、待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六)专业组织:教师职业是世界上组织得最严密的职业之一,所以教师组织在各个领域能够起着并且正在起着极大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教育报告)教师组织在支持教师学术自由,提高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谋求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争取教师权益等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如果完全严格地按照专业标准去对所有职业逐一进行考察,恐怕没有一个专业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即便是律师、医生也如此,但专业水平高低还是有的,那么教师职业为什么难以成为一个“完全专业”,因为教师专业具有一些“边缘化”的特点。第一、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规定比较抽象,教师的职业和劳动要求其不仅需要某一方面的系统知识,还需要掌握与该门学科相近的多方面的知识,构成教师职业的资格的知识具有一种发散性结构,发散性知识结构使教师资格的规定具有较大的模糊性。第二、教师的行为方式常常与一定的道德要求和原则联系在一起,但道德要求和原则的特点恰恰是比较抽象的。由此而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将对教师行为方式的要求具体化和制度化呢?教师的行为方式往往是与特定的境况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和道德修养方式,因教师在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下处理事情有不同方式和方法,所以社会对教师职业要求与期望作为教师行为方式的规定通常也是比较抽象的。第三、教师的行为方式既可以看成是一种科学,也常常被人们看做是一种艺术,由此将教师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专业研究的意义不应停留在二元“是或不
共129篇文档
格式: ppt
大小: 9.6 MB
时间: 2019-02-01
本文标题: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幸福(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