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基础设施项目融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范例【导语】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的“建设工程基础设施项目融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范例”精品文档,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1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险类型及特点分析1.1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的风险类型基础设施是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点投资项目,而基础设施囊括了通信设备、能源供应以及环保环卫系统等各个方面,由于基础设施涉及范围较广,其存在的风险内容具备一定差异性,而投融资类型也呈多样化发展。以投资过程为依据对风险类型划分,可将风险划分为建设前、建设中以及建设后三个环节,资金投入、项目规划及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等属于建设前内容,该阶段风险主要存在于市场、信用以及金融等方面;建设中风险除了包含建设前风险以外,在生产、法律以及环保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风险;建设后风险主要为完工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1]。很显然基础设施建项目投融资风险呈多元化,为此需要准确识别出投融资涉及和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1.2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特点1.2.1社会公益性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往往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基础性设施或者服务,其建设和经营水平关乎人们生活以及各个行业的顺利进行,同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不容小觑。立足于社会大众角度来说,基础设施有着比较积极的功能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公益性,但是某种情况下基础设施也会引发负面的外在性,例如居住于高速公路附近的居民就会受到噪音污染等等。基础设施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公共产品,其自身就具备两种特性,分别为非排他性以及非竞争性,前者是说经济主体在使用基础设施时其他人也可以使用,这种情况下非排他性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后者即为使用基础设施的人增加不会提升基础设施边际使用成本,但是这种特性极易影响市场价格调整,依旧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基础设施项目的公益性特点造就了投融资可行性分析以及项目事前、事后评估都是以经济性、社会性为基础进行的。1.2.2融资结构多样化众所周知,基础设施项目有着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等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存在就促使投资风险类型增加,为此需要结合建设工程实际状况制定与其相符合的投融资模式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其中最为常见的投融资模式包括BOT、ABS以及市政债券等等。1.2.3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基础设施项目的非营利性也就决定了其投融资主体则为政府,并且政府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他投资主体的信心,有了政府的干预建设项目一定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完成。2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过程中常见的融资模式2.1BOT模式BOT属于融资运用模式的一种,即建设-运营-转让的简称,往往为企业自身使用,运用这种融资模式过程中,企业所用到的公共产品以及价格等方面都会受到政府的约束,然而为了增加私营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融资模式产生的风险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需要注意企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设施归还于政府相关部门。BOT融资模式流程如下,企业首先要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在获得批准后租用场地,随之期满后交还于政府,既为政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确保企业作用在市场中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隐藏风险较多,一旦经营不善政府将彻底丧失基础设施方面的控制权[2]。2.2BOT的变异模式时代不断更迭BOT融资模式也紧随时代发展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进而衍生出了BOOT、BOO、TOT等各种模式,其中BOOT模式使用较多,其实该模式仅比BOT模式增加了拥有环节,换句话说也就是政府赋予企业一定权利,在规定的期限内企业具备所有权并进行运营,但是在期满后需要将这些权利交还给政府,一般情况下期限较长。BOO模式就是将BOT原有的转让环节前移并更改为拥有,简单来说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时当前项目不可移交给政府的任何部门,完全属于企业拥有,促使融资模式具备无限性且不会受到时间方面的约束。TOT在国际上掀起了浪潮,并且将模式前后两个环节均更改为移交,也就是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后可以采取有偿的方式移交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期间的管理工作,随后通过经营收回投资人的投资成本并得到相应报酬,期满后投资人则将项目交还给政府或者企业。与BOT融资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下产生的风险更加容易控制,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状况选择融资模式,通过承担较小风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2.3PPP项目融资模式PPP也就是所谓的公司合伙制,由公共部门联合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方式,其中就包括了BOT以及TOT等各种类型,但是又与这些模式存在一定差异。PPP项目融资模式更加注重合作过程中的风险状况以及项目产生的货币价值,并且融入共赢的合作理念。这种融资模式对政府,私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都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及时转换政府职能,增加经营优势,同时促进融资多元化发展,有效解决融资资金不足的弊端,不仅如此,三者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确保各自优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也由三者共同承担,有效降低单独一方的风险压力。3建设工程基础设施项目融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3.1为基础设施投融资营造良好环境鉴于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融资过程中程序有着较强复杂性,为此政府应该提高重视程度以便分散风险,借此机会为项目投融资营造良好环境。第一,注重建设工程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方面的法制建设,要想扩大或者增加项目投融资渠道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为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其中法制化建设就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秩序的稳定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效果。第二,及时查漏补缺弥补以往基础设施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的方式扭转市场局势,例如在价格改革时,采取相应措施激励国内外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加强投融资建设,由投资人承担投融资过程中的主要风险[3]。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投融资项目规范、有序进行,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牵涉方面较广,为此需要对双方权利予以规范。所签订的合同有着一定约束力,同时对投资方的成本费用进行明确,如果有了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机制的建设工作才会更加完善,大大提升资金运营的效果,对有意向的投资人产生一定刺激作用,确保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活动有条不紊的而进行。另外,促进机制改革,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状况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投资方式,以此吸引社会组织或企业的注意力,融入更多资金,为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第四,加速金融体制革新,为金融保险市场发展提供更多时机,就当前项目投融资状况来说,我国国家以及地方金融结构较为单一,并且机构层次有待增加,这样一来导致金融服务市场发展滞缓,更何谈完全开放市场一说,再加上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毫无疑问势必会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渠道的增加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外资的进入。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金融体制过于僵化,应该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方面的建设力度,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予以政策方面的支持,尽可能构建层次分明且类型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同时推动地方建立金融体系,将其对地方建设的扶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3.2充分发挥工程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牵涉金融、法律、税收以及市场、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并且影响因素较多,往往那些参与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方并不具备所有学科,进而导致专业知识不完善,为此需要在投融资活动中依靠社会上的各种中介咨询机构。工程咨询机构是投资人、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之间的重要媒介,有着关键性的衔接作用,既可以根据掌握的投资项目信息,从专业角度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符合其贷款要求的项目类型,同时还可以通过掌握资源来源等各方面信息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例如不同资金来源地的贷款条件及其利率、风险控制要求、市场动态信息等,减少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成本,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支撑[4]。不仅如此,工程咨询机构中拥有各方面都比较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政府颁布的经济政府及相关法规、区域及行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惠政策及限制条件等掌握比较全面,在这些信息的支撑下为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活动提供客观、公平的意见。3.3优化风险管理的客观条件,培养更多复合型管理人才首先,收集和分析各个行业项目风险管理案例从中积累更多经验教训,同时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起草制定针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险的各项管理措施实施标准或者原则,并将其对业主、工程师以及承包方管理行为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另外,还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循序渐进的构建基础设施项目数据库,其中包括融资库、工具库以及规章库等诸多方面。其次,教育部门应该在各地区高校围绕金融、保险以及管理等专业建立学科点以及硕博士点,增设风险管理课程,培养出更多风险管理类高素质人才。尤其需要深入探究知识经济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和处理当前产生的新问题。最后,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并邀请业界专业人士对培训工作予进行全面指导,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科学研究院之间的合作力度,从中抽调专业人员组建风险管理课题小组,加强风险管理研究,以便为基础设施投融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3.4加大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力度,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适当进行风险评估,以便更好的对项目进行管理,准确计算出风险价值并依据计算结果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VAR等相关工具测量出基础设施项目的定量,基于此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用以减少风险。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进行评估和分析后,比较不同投融资模式之间优缺点,以减少风险为核心从中选择更加适宜有利的投融资模式,同时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探究,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的投资效率,在比对分析后科学、客观评价,促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活动正常进行,为将来投融资市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项目投资及回报率预期并对其进行明确,对于基础设施项目而言,机会成本以及风险贴水均属于中经济行为,同时还对投资、回报率预期产生了直接影响,利用CAPM模型以及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等相关公式计算出基础设施投融资风险值,根据最终计算结果科学选择贴现率,随后对比分析投资产生的效益与机会成本,选择可以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的投融资模式[5]。例如北京地铁4号线采用PPP模式,并且该项目分为AB两部分,其中A部分由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为北京市政府代表对其进行投资建设,而B部分则有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对其进行投资建设,通过CAPM模型对项目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并准确计算出其融资风险分值Mean=∑17i=1Wi×Si=0.031×20+0.139×10+0.089×50+0.016×30+0.027×10=7.21,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评分表(表1),全面了解该项目存在的融资风险后,该项目B部分在筹集资金时采用30%资金由京港地铁公司承担,剩余部分该公司对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抵押、质押等方式设置担保权益,以此进行贷款成功推动项目运行。3.5强化风险意识,准确识别投融资风险要想将投融资风险控制在最低或者一定范围内,首要任务就是增强投融资双方的风险意识,只有意识到风险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此识别风险对投融资风险控制来说十分关键。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主要存在六大风险,分别为之间关系风险以及间接关系风险,其中信用、运营以及完工风险属于直接风险类型,而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以及环保风险则属于间接风险类型,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过程中信用风险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投融资活动之前需要对借款人信用进行审查核实,同时划分信用等级,以此评估其信用风险所处程度;数量、资源储备以及技术均为运用风险内容,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全方位管理,有效规避运营风险的产生;完工风险则是基础设施项目按时完成的能力,在此环节中需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准确衡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以此减少风险。另外,间接风险的规避需要充分考虑过政府扶持状况、企业经济能力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三方面因素,尽管这些因素只会间接性引发投融资风险,然而同样需要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风